活血化瘀法 此法对于颅脑外伤,或小儿难产、颅内出血所造成的癫痫更为2113适宜。癫痫发作时,人体脏腑气血失去了平衡而发生紊乱。气机紊乱必然导致血流不畅,这是5261因为气和血有密切的联系。气滞以后血流瘀阻,血瘀以后气机更加不利。所以在治疗癫痫时,尤其是治疗外伤4102性癫痫时,运用活血化瘀的药物可以提高疗效。常用活血药时要注意,妇女月经过多或妊娠期间禁用。可以下载《癫痫治疗165336招》。
通过中医在治疗癫痫过程中,分析出中医治疗癫痫的八种方2113法:
1)补肝肾填精髓法:中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,生髓主脑,伎巧出焉。凡是由于禀赋不足所引起的癫痫,诸如原发性癫痫,或由于遗传因素或是大脑先天性缺损所致者,都可以用补肾的方法治疗。另外癫痫大多患病日久,穷必及肾,肝肾之间关系密切,也就是常说的"肝肾同源",肾水不足则肝阴必然亏损,肝肾两虚,就要以形成虚风内动,引起惊痫抽搐。
2)健脾补气止痫法:这种方法常在癫痫休止期使用。尤其病人见有面色发黄、形体消瘦,经常出汗,食欲不振等症状时较为适用。或是轻微抽搐,间隔时间较长,局部肌肉抽动也可以用这种方法。健脾益气虽然不能直接祛风、化痰,但中医认为培土可以抑木,就是说脾胃强壮了,可以抑制肝风的蠢动。另外脾胃健旺了,湿痰也可以减少。所以在临床上应用健脾的药物后,可以看到病人面色逐渐红润,精神好转,食量增加,体质增强,从而使癫痫的发作次数慢慢减少。
3)祛风解毒止痫法:本法适用于因风邪而引起的癫痫。风邪有外风和内风的区别。外风多是指风寒或风湿之邪,从口鼻或皮毛而入,风邪阻于经络可以见到剧烈头痛、肢体麻木等症。内风则是由于肝阳上亢或阴虚内动、风挟痰浊瘀血上扰神明而引起癫痫抽搐。临床上发病迅猛,变化迅速,临床表现复杂多样,或出现全身强直抽搐,摇头动肩,口眼震颤,肢体肌肉抖动,或两眼上视或斜视,头晕目眩、脉弦劲有力。
4)化滞通腑,清热止痫法:这种方法适用于中医所说的"食痫"、"热痫",食痫即由于饮食失节而诱发的癫痫病5261,小儿痫病用此法者较多。癫痫发作时多数伴有胃肠道的症状,如打嗝,脘腹胀满,纳呆厌食,或反复呕吐,或阵发性剧烈腹部疼痛。
5)镇惊安神调气止痫法:如因惊恐等精神情志因素过极而诱发的癫痫病适用此法。惊则气乱,恐则气下,气血逆乱,上犯脑髓,情志过极,心肝火盛,邪热上扰则神不守舍而致惊痫抽搐。在癫痫发和时伴有惊叫,惊惕不安,肌肉跳动,喜笑失常,神魂不守,平时胆怯易惊,躁动不安,少眠多梦,可以用镇惊安神的药物。
6)醒神开窍定痫法:癫痫神昏窍闭当以开窍法救急,这是共识,但如何开窍,认识并不统一。有人主张芳香开窍,有人主张豁痰开窍,有人则认为勿需单用开窍药,而应以活血化痰通络为主。我的经验是遇痫发急症,要针药并用,中西医并举,迅速止痫,以保护脑髓神机免遭持续损害为目的。
7)祛痰止痫法:中医认为"无痰不作痫",也就是说痰是致4102痫之源,故逐痰、豁痰是治疗癫痫很重要的方法。癫痫病人或是由于形之痰闭阻肺络,出现喉间痰声漉漉、口吐痰涎,或者由于无形之痰蒙蔽状。这些痰证有的是由于脾虚运化失职,水湿所化的痰,开成热痰、燥痰所致。验之临床,当根据患者痰邪性质不同,分别选用清热化痰、燥湿化痰、理气化痰、搜风化痰等法。
8)活血化阏法:此法对于颅脑外伤,或小儿难产、颅内出血所造成的癫痫更为适宜。癫痫发作时,人体脏腑气血失去了平衡而发生紊乱。气机紊乱必然导致血流不畅,这是因为气和血有密切的1653联系。气滞以后血流瘀阻,血瘀以后气机更加不利。所以在治疗癫痫时,尤其是治疗外伤性癫痫时,运用活血化瘀的药物可以提高疗效。常用活血药时要注意,妇女月经过多或妊娠期间禁用。
以中国传统医学为基础,默默耕耘于望、闻、问、切与辩证施治之妙方良药的开拓与创新,通过运用中医特色诊断方法,结合中药配伍的千变万化辩证施治,对治疗常规疾病、非常规性疑难杂症等疾病一直走在了中医药科技与学术的前沿,是一所真正具有特色中医的中医院。
(1)全蝎
性味:辛、微温、有毒。
归经:肝经。
功效:息风止痉、通络、解毒散结。
对证:适用于风邪引起的惊痫,发作时有抽搐之症。
应用参考:全蝎含蝎毒素,是一种毒性蛋白,能麻痹呼吸中枢,有溶血作用,实验证明有抗惊厥作用。使用时要注意剂量。
(2)僵蚕
性味:咸、辛、微寒。
归经.肝、肺经。
功效:息风止痉、祛风清热、化痰散结。
对证:适用于肝风内动和痰热引起的癫痫病。
应用参考:主要含蛋白质和脂肪。动物实验有抗惊厥作用。
(3)地龙
性味:咸、寒。
归经:肝、脾、膀胱经。
功效:息风通络、清热镇惊、平喘、利尿。
对证:适用于温2113热、神昏、抽搐或疲滞等痫证。
临床上有镇惊止痉作用,清热、通络、利尿。
(4)蝉蜕
性味:甘、寒。
归经:肝、肺经。
功效:息风止痉、疏风。
对证:多用于癫痫抽搐之证。
应用参考:主要成分是甲壳质5261,动物实验证明有镇静作用和神经节阻断作用。
(5)羚羊角
性味:咸、寒。
归经:肝、心经。
功效:平肝息风,清热镇惊,解毒。
对证:治热盛神昏、惊痫抽搐。
应用参考:含磷、钙及角蛋白。动物实验有解热、抗惊厥作用,能增强动物耐缺氧性。
(6)牛黄
性味:苦、寒。
归经:肝经。
功效:息风定惊。
对证:多用于热盛所致的惊厥抽搐。
应用参考:牛黄所含胆酸具有镇静作用,能缓和动物实验性惊厥,并能增强巴比妥钠、水合氯醛对动物的镇静效果。
(7)钩藤
性味:甘、微苦、微寒。
归经:肝经。
功效:平肝息风、清热镇惊。
对证:适用于肝阳上亢、热盛风动所致的抽搐。
应用参4102考:钩藤主要成分为钩藤碱和异钩藤碱,此药有明显镇静作用,可以降低大脑皮层的兴奋性,有预防和控制癫1653痫发作的作用。
(8)天麻
性味:甘、平。
归经:肝经。
功效:平肝息风、定痉止惊。
对证:适用于肝阳上亢、肝风内动所致的惊痫抽搐。
应用参考:天麻含天麻素、墟泊酸等,动物实验表明有抗惊厥作用,能够有效地制止癫痫发作。
(9)磁石
性味:咸、寒。
归经:心、肝、肾经。
功效:潜阳安神、补肾益精。
对证:治疗先天亏损而致的癫痫抽搐。
应用参考:生磁石为四氧化三铁混合物,尚含数种微量元素。
药理资料证实,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镇静作用。
(10)龙骨
性味:甘、涩、微寒。
归经:心、肝经。
功效:平肝潜阳、镇静安神、收敛固涩。
对证:主心神不安,失眠健忘,或阴虚阳亢,头晕目眩,惊厥之证。
应用参考:龙骨含有大量的钙离子,能增加血钙浓度,抑制神经细胞兴奋。
(11)牡蛎。
性味:咸、微寒。
归经:肝、肾经。
功效:平肝、潜阳、软坚散结、敛涩。
对证:适用于烦躁不安、头昏目眩、惊悸失眠、热盛伤阴、虚风内动、神倦等证。
应用参考:含有无机盐类成分,能降低神经细胞兴奋性,有抗惊作用。
(12)石决明
性味:咸、寒。
归经:肝经。
功效:平肝潜阳、清肝。
对证:主肝肾阴虚、肝经风热、头晕目眩、手足痉挛等证。
应用参考:含有碳酸钙及镁、氯等离子,对神经细胞兴奋性有抑制作用,有一定的抗惊作用。
癫痫俗称“羊痫风”,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治疗癫痫病的中药2113配方,供参考:
抑痫散(丸)对癫痫大发作伴有精神症状者或精神运动性发作者有一定疗效。其配方是:天麻330克、全蝎330克、丹参90克、当归150克和硼砂90克。将前4种药烘干或烤干后。与硼砂一起研成细末或制成蜜丸(以朱砂为衣),每丸重9克。服用方法:抑痫散每次4.5克,每日3次;或抑痫丸每次1丸,每日3次。
青黛散
对部分癫痫大发作有较好的效果。其配方是:山药180克、硼砂90克、青黛30克,三者混合均匀后即可服用。每次3克,每日三次。
宁痫散
对部分癫痫大发作的病人有5261效。其配方是:朱砂450克、制香附900克、广木香900克和川玉金900克。将诸药研磨混合后服用,每次1.8克,每日2次。
白金丸
对某些癫痫大发作病人有效。其配方是:广郁金120克、白矾120克。共研细末,薄荷汤泛丸。每4102次3-6克,热汤或葛蒲汤送服,每日2-3次。
痫症镇心丸
对精神性发作有效,用于大发作伴有精神症状者。其配方包括:犀角150克、犀黄2.1克,川连9克、麦冬9克、茯苓21克、珍珠粉6克、枣仁30克、炙甘草3克、胆星15克、朱砂9克、将前几种要共研细末,胆星氧化,加方米为丸,朱砂为衣,每粒湿重1.2克。每次1丸,姜汤送服,每日2-3次。
温胆汤加减
对癫痫精神症状有一定疗效。配方及用法是:半夏、茯苓各9克,陈皮,远志、石葛蒲各4.5克、枳实、竹茹各6克、甘草3克。用水煎成200毫升,每次100毫升,每日2词,和白金丸(每次4.5克)共服。如体质虚弱,可采用白金丸与河车大造丸同服,每次各4.5克,每日2次。
定痫丸加减
对癫痫及癫痫性痴呆有一定疗效。配法及用法:钩藤60克、天麻15克、贝母30克、胆星30克、半夏30克、陈皮30克、茯苓30克、丹参15克、麦冬30克、葛蒲30克、远志15克、全蝎15克、天虫30克、琥珀15克、甘草15克。共研细末,用竹沥姜汁和水1653泛丸,朱砂为衣,每次9克,每日2-3次。
医痫无双丸、保元丹(丸)、朱黄抱龙丸、琥珀抱龙丸等成品丸药,对缓解癫痫发作亦有一定疗效。
羚羊角,咸、寒,归肝2113、心经。这种治疗癫痫病的中药能平肝熄风、清热镇惊、解毒,主治热盛神昏、惊痫抽搐,为治疗肝风内动、惊痫抽搐的要药。医5261院专家称,羚羊角主要含角蛋白以及磷、钙等成分。动物4102实验有解热、抗惊厥、镇痛、镇静作用,能增强动物耐缺氧性。一般水煎用量为1~3克。单煎2小时以上,取汁服。磨汁1653或研粉服时用量减小至0.3~0.6克。